|淋巴瘤系列主推
名称 | 规格 | 货号 | 克隆号 | 使用方法 | US | EU | CHINA |
Bcl-2 | BOND 7mL | PA0117-CN | Bcl-2/100/D5 | P(HIER) | IVD | IVD | IVD |
Bcl-6 | BOND 7mL | PA0204-CN | LN22 | P(HIER) | IVD | IVD | IVD |
CD10 | BOND 7mL | PA0270-CN | 56C6 | P(HIER) | IVD | IVD | IVD |
CD30 | BOND 7mL | PA0790-CN | JCM182 | P(HIER) | IVD | IVD | IVD |
Bcl-2
人滤泡性淋巴瘤组织:肿瘤细胞显示出主要在胞浆的中度染色反应。
Bc1-2属于参与细胞凋亡的蛋白族。Bc12是一种线粒体内胰多合蛋白,分子量为 25kD,在组织中分布广泛。它被视为一种细胞对亡抑制物因此,在生发中心细胞凋亡构成8细胞生成通路的一部分,而bc12的表达受到抑制。
在 90%的滤泡性淋巴瘤中都存在易位,使 18g21 位点的 bc1-2 基因与一个免疫球蛋白基因并列。这种1(14;18)易位可引起基因表达失调在绝大多数滤泡性淋巴瘤中,可通过免疫组化分析证实 bcl-2 过表达。要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检测所关注的特异性抗原时,建议用 Bc2癌蛋白辅助使用非免疫组化染色的传统组织病理学诊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■●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Bcl-6
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:大多数肿瘤细胞显示出中等至强烈的细胞核染色反应。
Bc1-6 是一种编码 Kruppel 型锌指蛋白的原癌基因,分子量为 95 kD,与其他转录因子同源。Bc1-6 蛋白主要在正常生发中心B细胞及相关淋巴癌中表达。已经证明,Bc16 原癌基因参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3q27 位点的染色体重排,在 33-45%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,发现存在 Bc16 重排。据免疫组化分析报告显示,在滤泡性淋巴瘤、弥漫性大8细胞淋巴瘤、伯基特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氏病中可检测到 Bc6 基因产物。
要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检测所关注的特异性抗原时,建议用 Bc6 癌蛋白辅助使用非免疫组化染色的传统组织病理学诊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■●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CD10
人扁桃体组织:CD10免疫组化染色。注意生发中心B细胞的胞膜着色。
CD10 抗原又称为脑啡肽酶,是一种分子量为100kD的细胞表面金属内肽酶,可去活多种生物活性肽。它最初被当作通用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抗原(CALLA),视为具有肿瘤特异性。然而后续研究证明,CD10 抗原在多种不同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表达。据报告,在其他淋巴恶性疾病中,CD10 抗原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、伯基特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细胞上表达。已在正常早期淋巴祖细胞表面、成人骨髓中的未成熟B细胞和淋巴组织内的生发中心8细胞上发现 CD10抗原。它还在多种非淋巴细胞和组织中表达,如乳腺肌上皮细胞、胆小管、成纤维母细胞,在肾和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表达水平尤其高。(G. Mclntosh et al.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. 154(1): 77-82 (1999))。
要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检测所关注的特异性抗原时,建议用CD10辅助使用非免疫组化染色的传统组织病理学诊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■●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CD30
人结节硬化型何杰金氏病淋巴结组织:CD30免疫组化染色。注意肿瘤细胞的胞膜和胞浆着色。
CD30 抗原是一种单链糖蛋白,分子量为120kD。已知CD30抗原是一种细胞因子配体 CD30L的受体,还可能在调控细胞生长和转化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。据报告,CD30 抗原在多核RS 细胞、单核何杰金氏细胞和大多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表面表达。CD30抗原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病毒转化细胞(如EBV 转化B细胞)中表达。
要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检测所关注的特异性抗原时,建议用CD30辅助使用非免疫组化染色的传统组织病理学诊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■●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